上海首設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邁向法治中國)
2014年12月29日08: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12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正式成立。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也同時正式掛牌。三家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受理案件。
跨區域管轄部分行政訴訟案件及其他重大案件
據悉,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依托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設立,與同時組建的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合署辦公,實行“三塊牌子一個機構”。
自2015年1月1日起,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將依法管轄以市級人民政府為被告的一審行政案件,市級行政機關為上訴人或被上訴人的二審行政案件(不包括知識產權行政案件);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提起公訴的案件;由上級法院指定管轄的其它案件,以及原由鐵路中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將依法審理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依托上海市檢察院鐵路運輸分院設立,除管轄原有的涉鐵路運輸、軌道交通案件外,經市檢察院指定管轄下列案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行政訴訟監督案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跨地區重大民商事監督案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管轄的知識產權類訴訟監督案件;上海海事法院管轄的海事訴訟監督案件;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的跨地區重大職務犯罪案件;跨地區的重大環境資源保護和重大食品藥品安全刑事案件;民航、水運所屬公安機關偵查的重大刑事案件、海關所屬公安機關偵查的刑事案件;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的其他重大案件。
內設機構扁平化,全市公開遴選法官、檢察官
據上海市三中院院長、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院長吳偕林介紹,三中院機構設置按照“審判獨立、行政(黨務)合署”的原則,目前先行設立了4個審判業務內設機構,審判組織全面實行專業化、扁平化管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法官按員額制配備,通過公開選任程序從全市法院具有較豐富的知識產權和行政審判經驗的人員中,擇優選任法官。首批獲得選任的10名知識產權法官,平均年齡為41.2歲,從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平均年限為8.4年,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名,碩士8名。
上海市檢三分院則整合設立12個內設機構。人員將按檢察官、司法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配備,實行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同時,嚴格落實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據介紹,近幾年,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和第二分院檢察業務辦案量增幅較大,所辦理的各類檢察案件數量從2011年到2013年增幅達18%。設立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可有效緩解一、二分院日趨繁重的辦案壓力,提高辦案質量和效果。
跨行政區劃法院、檢察院的設立,既有利于探索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也有利于改變目前司法權過度依賴行政權的現狀,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對司法的干擾。(記者 郝洪 徐雋)